國杰研究院“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項目研發部”在山東臨港農田傳經送寶
據“今日臨港”2月28日報道,研究院“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項目研發部”劉富軍主任率農技專家在田間地頭“傳經送寶”。
眼下正值田間管理的重要時節,臨港區邀請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對農戶的技術指導服務,切實幫助農戶解決田間管理難題,為農業豐產豐收保駕護航。2月27日,臨港區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培訓會和地膜科學使用培訓會走進蔄山鎮,在蔄山鎮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召開。國杰研究院“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技術項目研究部”主任劉富軍,市農業農村事務服務中心生態資源環保站站長、正高級農藝師遲金強在現場授課,10余名“種糧大戶”參加培訓。
培訓主要采取課堂教學、田間地頭教學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為農戶和技術人員培訓種植技術。
“遇到倒春寒如何保護麥苗?”“遇到春旱如何保墑?”“萬一發生了病蟲害如何防治?”在蔄山鎮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里,農技專家針對臨港區農作物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重點從病蟲害防治、有機肥施用、地膜使用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深入淺出地分析和講解了小麥、玉米等種植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實例分析的形式,并與參訓人員開展了互動交流。
在蔄山鎮東楊格村“種植大戶”曹作偉的小麥種植區,專家深入田地查看農作物長勢及存在問題,為小麥種植“把脈問診”和“開方”,就種植密度、收割時間、脫離方式等提供了技術指導,進一步促進小麥增產提質,助力農戶增收致富,為農戶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田間大課。據農戶反映:“這種方法很好,技術幫扶來得真及時,專家手把手教學,在田間地頭我們有什么不懂的就問專家,學會了平時可以指導種植戶,今年產量有望穩中有升,收入也將越來越高,真是人勤地不懶,土里刨黃金。”威海市威鷹芳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經理徐從富學到知識后說。
據了解,通過系統專業的集中培訓,即幫助“種糧大戶”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依靠技能提升產業效益,同時又加快培養各類鄉村振興帶頭人,為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本站所發布信息有原創信息、轉載信息;
- 2、凡注明信息來源為科學技術部國杰研究院下屬機構名稱的信息為本站原創信息,其版權為科學技術部國杰研究院所有;
- 3、凡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信息為本站轉載信息,本站不對其觀點的正確性和內容的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