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當前位置:主頁 > 工作動態 > 部門動態 >

中國綠色時報報道《國杰研究院賦能鄉村振興》

  選自“中國綠色時報"6月17日報道《國杰研究院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須三產融合發展。否則,林地產量增加了,林產品往哪兒賣?即使有企業愿意收購,消費者買不買賬?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林農都會受到傷害。
  6月11日,在國杰老教授科學技術咨詢開發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杰研究院)組織的綠色產業發展論壇上,首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原材料系教授、國杰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院“綠色產業發展項目研發部”首席科學家孫恒虎提出的“創建三產融合產業鏈模式”備受關注。他認為,一產主要解決的是土地生態及食品安全問題,讓林地增產、林產品增質;二產需要建設適銷對路的林產品深加工產業,讓產品多樣化,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三產則是建立融合的市場運營模式,三產融合才能讓林農、企業、消費者都受益。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三產融合呢?孫恒虎講了山西吉縣蘋果產業發展的案例。

  吉縣地處呂梁山南端,海拔高、溫差大、光照足、無霜期長,是天然形成的優質蘋果種植帶。但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優、做精、做強,一直是當地產業發展的頭等大事。

  前些年,吉縣原縣委書記陳保堂到清華大學尋求技術支持,孫恒虎應邀帶領科研團隊幫助吉縣建設了200畝高品質蘋果示范基地。經過土壤修復、肥料改善等措施,果園土壤明顯改善,土質疏松,不再板結,果樹枝繁葉茂,蘋果品相好、口感好、無農殘,果農連年豐收。據質檢機構檢測,蘋果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有益于身體健康)含量高于非示范基地蘋果5倍。

  這么好的蘋果賣給誰?為保障果農收益,孫恒虎團隊聯系了北京的一家企業,與當地簽訂戰略協議,以不低于市場價收購這200畝果園的蘋果,同時團隊深入分析市場需求,為企業提供蘋果深加工技術,生產蘋果酒、蘋果醋和蘋果干等,實現果農、企業、消費者三贏。

  孫恒虎教授表示,科學家不能為了科研而科研,在科研立項時就應該考慮好,保證科研成果有利于百姓增收致富、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有利于人民身體健康。目前,孫恒虎團隊正在打造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產業鏈的“可復制”模式。

  國杰研究院清華項目部"經濟管理培訓項目研發部"主任王影軍介紹,國杰研究院的團隊之所以能更好地實現三產融合為鄉村振興助力,關鍵點就在于國杰研究院老教授、老專家有能力提供技術支撐,打通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開發林產品深加工種類及生產線;相關高校的企業家校友有實力建設林產品深加工生產線、打開產品銷路。就如孫恒虎團隊幫助山西吉縣打造蘋果示范基地一樣,從改良土壤、提升蘋果品質,到推介企業與當地戰略合作,再到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協助企業拓展銷路,農民、企業、消費者實現了三贏,鄉村振興步伐愈發穩健。

分享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1、本站所發布信息有原創信息、轉載信息;
  2. 2、凡注明信息來源為科學技術部國杰研究院下屬機構名稱的信息為本站原創信息,其版權為科學技術部國杰研究院所有;
  3. 3、凡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信息為本站轉載信息,本站不對其觀點的正確性和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回頂部

骚逼要大鸡巴操